风险提示:“保本高息”莫轻信,老年人投资需谨慎!

来源: 阅客 时间: 2025-04-30 09:41:28 我要分享:

在当今社会,针对老年人的金融诈骗案件频发,其中“保本高息”类诈骗尤为突出。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金融知识了解不足、风险意识薄弱的特点,通过虚构高收益投资项目,以“保本高息”为诱饵,诱骗老年人进行投资,导致老年人遭受重大财产损失。


一、警惕“保本高息”陷阱

1、 虚假宣传,误导投资:不法分子通过散发传单、举办讲座、组织免费旅游等方式,向老年人宣传所谓的“高收益、低风险”投资项目。他们往往夸大投资收益,承诺“保本保息”,甚至以“国家扶持、政策补贴”为噱头,吸引老年人投资。


2、 虚构项目,非法集资:不法分子虚构投资项目,如养老地产、养生旅游、高科技产品等,以高息回报为诱饵,诱骗老年人将资金转入其控制的账户。这些项目往往没有实际经营,资金被不法分子挪作他用或挥霍一空。


3、 利用亲情,骗取信任:不法分子还利用老年人的亲情心理,冒充老年人的子女或亲友,以关心老人生活为由,推荐所谓的“高收益”投资项目。老年人出于对亲人的信任,容易上当受骗。

二、老年人投资风险提示

1、增强风险意识:老年人应增强风险意识,认识到“高收益”往往伴随着“高风险”。在投资前,要充分了解投资项目的真实性、合法性和风险性,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。


2、 选择正规渠道:老年人进行投资时,应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或渠道,如银行、证券公司、保险公司等。避免通过不明来源的渠道进行投资,以免遭受诈骗。


3、 多方核实信息:在投资前,老年人应多方核实投资项目的信息,如查询相关部门的备案信息、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等。不要轻信不法分子的虚假宣传,避免上当受骗。


4、 谨慎签订合同:在签订投资合同时,老年人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,了解合同中的权利义务、风险揭示等内容。如有疑问,应及时咨询专业人士或相关部门。


5、保留相关证据:老年人进行投资时,应保留好相关证据,如投资合同、转账记录、宣传资料等。一旦遭受诈骗,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,并提供相关证据以协助调查。

三、总结

“保本高息”莫轻信,老年人投资需谨慎。老年人应增强风险意识,选择正规渠道进行投资,多方核实项目信息,谨慎签订合同,并保留好相关证据。监管部门也应继续加强监管力度,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、稳健的金融投资环境。


热门产品推荐
下载 APP
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