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案说险:轻信“高收益理财”陷阱,七旬老人痛失养老钱

来源: 阅客 时间: 2025-03-31 09:39:28 我要分享:

01

案例简介

2024年10月,70岁的王阿姨接到自称保险公司“金牌顾问”的电话,对方宣称某款理财产品年化收益达10%,且承诺“保本保息”。王阿姨在对方多次上门赠送礼品、嘘寒问暖的攻势下,将30万元养老钱转入其推荐的“专属账户”。半年后王阿姨发现账户无法提现,所谓“顾问”已失联,最终警方查实该平台为虚假投资诈骗。


02

案例分析

1、销售误导行为:诈骗分子假冒保险从业人员,利用“保本高息”话术突破老年人风险防范意识;


2、风险测评缺失:未评估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,违规推荐高风险产品;


3、合同条款陷阱:资金转入个人账户而非对公账户,合同未注明保险公司承保责任;


4、情感营销套路:通过“新情牌”建立信任,诱导老年人冲动决策。


03

风险提示

1、核实资质:购买金融产品前,通过保险公司官网、官方客服查验销售人员和产品资质;


2、警惕高息诱惑:保险理财年化收益普遍在3%-5%,超出6%需警惕诈骗风险;


3、细读合同条款:重点关注资金流向、风险提示、免责条款等内容,拒绝向个人账户转账;


4、保留维权证据:妥善保存聊天记录、宣传资料、转账凭证,发现异常立即拨打12378热线投诉。

热门产品推荐
下载 APP
关注公众号